芙蓉兴盛便利店的小技巧:
不管是日杂副食店还是文具店、服装店,都会面临“进货困扰”。货进少了,到手的生意没法做;大量进货后,却又遇到货物积压、资金周转难题。
那么该怎么办呢?
便利店经营数百年的实战经验证明:
每个周期进货量,要讲究1.5倍理论——即本期进货量是上期销售量的1.5倍。若以每周1次作为一个进货周期,那么,上周进10件啤酒,到周末卖出6件、余下4件,那么本周的理论进货量就应该是9件(销售6件*1.5=9);但考虑到还有4件余货,因此本周实际进货量只需要5件。进货1.5倍理论,可以将卖不出和不够卖的风险,综合权衡降到最低,对货物促销和资金周转都有帮助。
不少经营者在出货时,也很随意,并不考虑进货的时间,而这也是不正确的。销售必须讲究先进先出原则,即先进的货先卖出去。
陈列也是一门学问,便利店应该注重陈列。陈列的关键在于有分区和吸眼球。色泽光鲜、样式漂亮的商品,尽量靠外摆放,但同时,放在最靠外的,不应是最新日期的新货,应尽量选择易积压的货物,注意一定要保持干净整洁扮相光鲜,便于随时尽快出货。
开便利店除了卖商品,更要培育市场攒人气。要区分好必须品、普通品和特色品,并做好搭配。如柴米油盐就是生活必需品;薯条面包可乐就是普通品;糕点和肉等就是特色品。要做好便利店,培育市场客户,这三类产品就必须同时配备,但各自所占比例并不相同。配比份额由于销售对象和区域属性并不相同,没有绝对数据,需要便利店经营者自己根据其所在市场进行研究。